台版时尚生活杂志ppaper fashion2012年6月no.15
台湾观点的欧洲时尚杂志
什麼是ppaper@
Ppaper: P=包氏國際有限公司 paper=紙 2004年12月《ppaper》以月刊形式創刊,創刊號賣出3萬5千多本,成為台灣有史以來最暢銷的設計雜誌,第4期後成為超商雜誌類銷售第三名,僅次於《商業周刊》和《壹週刊》,平均每期銷售達8萬本。2005年4月(第17期)之後改為半月刊。一本兼具生活及創意的新興時尚設計雜誌,內容豐富,圖片精美,有別於一般台灣雜誌。
創刊者:包益民是第一位在Wieden & Kennedy 廣告團隊中的亞洲人,參與Nike電視廣告的製作。並擔任Wieden & Kennedy、Port land、Oregon的藝術總監和設計師。在台灣,包益民曾是最高薪的創意指導,曾經為Johnnie Walker製作過世界性的電視廣告,而價位也創下最高記錄高達1仟3佰萬台幣。
創刊目的:ppaper創立目的在於打破設計=昂貴的成見,以最便宜的價位藉由每月不同主題,讓每個人都有機會認識到世界各地不同領域的設計名家,貫徹設計即生活的主張。最重要的是當時再台灣並沒有一本「所有人都能看」的設計雜誌,在市面上販售的設計雜誌多半都是專精於某些領域,例如珠寶,家具,手錶…etc。而包在決定做雜誌之後,就開始商量如何製作、取得素材,把各種不同創意類型的雜誌做了整合。一本平價又有內容的設計生活雜誌(PPAPER)就這樣誕生。
特色:《ppaper》被認為是一本創意的雜誌,但其實內在卻是紀律感很強的雜誌,很多東西都被嚴格控管。比如說廣告和內文不會看到出血的版面,「骨骼線」(grid)非常強,標題和留白的比重一致,幾乎不容許破格,照片清一色是「水平∕垂直」的構圖;所用的字體只有一種黑體字,字體大小在標題、圖說、內文上都非常固定,僅僅偶爾有一些顏色變化。這在一般台灣雜誌上來說是一大突破,對於市面上的雜誌通常一個頁面有三種不同字體,容易讓讀者混淆主軸;《ppaper》所有的內容,只有一個主軸一種字體,目的就是「清楚」。另一項特色是《ppaper》裡所有美麗的照片全部都是從國外花幾十萬台幣去拍得很好的照片,原因在於我們所生長的台灣是素材缺乏的環境,所以再資源缺乏下很容易讓一本雜誌落入「東西清楚」之後卻變得無聊的輪迴。國外環境素材多,以致於照片本身講話的力量遠比設計大。
影響:《ppaper》的影響,意味著台灣已經出現了一個穩定成長的「設計關心社群」,他們人數眾多,在各自的工作際遇裡,確信「設計可以成為一種繁榮的專業」,而不再是「美工」、「畫畫的」、「模型師」的過往邊緣性、可有可無的角色。隨著《ppaper》的壯大,影響的是「設計師」明確地成為社會分工中的一個要角。畢竟一個對自己前途未卜的身分社群,是很難每個月都自我肯定地來吸收這社群裡的知識和論述。最重要的是對所處行業既有規則的漫不經心與蓄意破壞,以及對所在專業的長期、自主而又高度紀律的思考。
時間及未來發展:《ppaper》目前打算出英文版,世界任何新興中的次級都市,例如巴塞隆納、布拉格這些城市,但是目前不打算進入東京、倫敦、巴黎、紐約這些一級城市。